近期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 > 动态研究  > 近期热点

数读医养 | AgeLifePro:北京养老产业十年发展回顾(2010-2019)

  • 期号:2020-02 总86期

从2010到2019,十年间,北京养老行业经历了跨越式发展。

市场层面:截止到2019年底,北京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到367.7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132.7万人,平均每4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同时,高龄老年人口也增长迅速,8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由2010年的35.1万人增长至2019年的63.1万人。

行业层面:截止到2019年底,北京市养老机构达到536家,与2010年相比,净增加150家,平均每年新增10家;床位规模达到116,129张,与2010年相比,净增49,111张,平均每年增加4,911张;养老机构单体床位规模也不断增长,由2010年的174张/机构增长至217张/机构,平均每家养老机构新增43张。

并且从2006年起,每年北京老龄办都会发布《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这次AgeLifePro系统回顾了从2010年到2019年这十年的报告,将分别从:市场、行业、政策三个维度为大家全面呈现北京养老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变化趋势。由于版面所限,本版块只选取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全部内容欢迎读者朋友们前去AgeLifePro公众号阅读。

Part 1:市场

cbm6plx1f9kgdrdyil.png

图1 2010-2019北京市老年人口数

如图1所示,2010年,北京市户籍人口总数为1257.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235万人,占总人口比的18.68%。截止201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总数增长至1397.4万人,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增长至367.7万人,占总人口比的26.31%,平均不到4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近十年来,北京市户籍人口总增长139.6万人,平均每年新增13.96万户籍人口;新增132.7万60岁以及上户籍老年人口,平均每年新增13.27万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 

cbm6qxrruxw5b0oe0w.png

图2 2010-2019北京老年人口占比

如图2所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由2010年的18.68%增长至2019年的26.31%,共增长7.63%,平均每年增长0.76%。虽然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长,但整体增速平稳,并未出现明显加速趋势。

cbm6rbjavehkr0cebc.png 

图3 北京城市中心老年人口外迁

如图3所示,北京市80岁及以上的高龄户籍老年人在2010年时,多居住于西城区,占西城区总户籍人口比4.4%,东城区紧接其后,占比4.3%,丰台区位居第三名,占比3.2%。2019年,丰台区与石景山区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位列第一,各占比5.7%,朝阳区排第三,紧跟其后,占比5.6%。

2010年,高龄老人多居住于西城区,2019年,丰台区高龄老人口达最多,在此前,高龄老人多居住于老城区。我们发现,高龄老人除老城区外,多居住于丰台区。老城区也是北京中高端老年客群相对集中的区域。

在第一章节,我们看到北京养老市场呈现出的4个变化趋势:

1、老龄化趋势加剧,但整体增速平缓:截止到2019年,北京市共有60岁+户籍老年人口367.7万,占户籍人口的26.31%,平均不到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从2010到2019年,60岁+户籍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13.27万人。

2、高龄老年人口占比稳定,未出现明显高龄化趋势:截止到2019年,北京市共有80岁+户籍老年人口63.1万;从2010到2019年,80岁+户籍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8万人;80岁+户籍老年人口与60岁+户籍老年人口比例维持在16.7%左右。

3、城市中心老年人口外迁明显:丰台、石景山60岁+户籍老年人口数量位居前列,超越东城、西城。

4、非京籍常住人口父母养老问题值得关注:北京拥有庞大的非京籍常住人口,这部分群体的父母异地或来北京养老市场值得关注。

Part 2:行业 

cbm6rs4439n3epkxtf.png

图4 2010-2019北京市养老机构数量

如图4所示,2010年,北京市共有386家养老机构,截止到2019年,北京共有536家养老机构,达历史最多。十年来,北京市净新增养老机构数量占总养老机构数量的28%,累计净新增150家,平均每年净新增15家。

2016年为养老机构的增长高峰,净新增养老机构85家,为每年净新增机构数最高值,达534家,这与北京市从2014年开始加速推进的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建设有关。 

cbm6s3g396i6hzzohz.png

图5 2010-2019单体养老机构床位规模

我们将每年的总床位数除以总养老机构量,可以得到单体养老机构的平均床位规模。如图5所示,十年来,北京市单体养老机构的床位规模在逐年扩大,由2010年的174张床位/机构增长至2019年的217张床位/机构,每家养老机构共累计新增43张床位。

其中,2014年为历史最高峰,单体养老机构床位规模高达267张床位,2010年最低,为174张。2014年的涨幅最大,平均每家养老机构新增70张床位。之后三年新增数为负值,但新增数量持续上涨。

北京市养老机构单体床位规模逐渐从大规模向中小规模演变。 

cbm6sdla5oudojhbp5.png

图6 新华社新闻截图

如图6所示2019年1月12日,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北京市民政局等希望2020年,能实现9064的养老服务模式,即4%的老年人能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养老。

2019年,北京市共有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67.7万人,367.7*4%=14.708万。2019年北京市现有投入运营床位116,129张,根据9064计划,应有投入运营养老床位147,080张,现实距政府要求相差30,951张。

近三年的数据显示现有养老床位数量距政府要求都相差3万余张,但全市养老床位平均入住率却只有40%左右,可见机构刚需性的养老需求还未真正迎来爆发。

在第二章节,我们看到北京养老行业呈现出的4个变化趋势:

1、机构和床位数量增长明显,但净增速平稳:截止到2019年,北京市共有养老机构536家,较2010年相比,净新增150家,平均每年净新增15家。养老机构投入运营总床位数由6.7万张增长至11.6万张,累计新增49,111张床位,平均每年新增床位4,911张;

2、机构单体床位规模逐渐回归理性:机构单体床位规模从2010的174张,增长到2014年峰值的267张,随后降低到2019年的217张,单体项目200床是比较合理的项目体量;

3、按照9064,机构床位总体建设目标缺口较大,但却合理:根据2019年户籍老年人口数量,若按照4%的整体规划,须有床位数147,080张,实际完成116,129张,缺口30,951张,行业平均真实入住率在40%左右;

4、养老驿站增速明显,社区居家是当前政策风口:2017年至2019年,养老驿站从最初的380张增长至1,003张,家庭病床向家庭养老床位转化。

Part 3:政策 

cbm6soyyciw7qfd1ut.png

图7 养老服务政策

如图7所示,2015年以前,是养老机构政策红利期,出台了11份关于养老机构相关的政策,而2015年后,政策走向则朝着社区、居家养老发展,2015年后,是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红利期。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百姓对养老的认识不断更新,老人们逐渐开始接受,甚至主动选择入住养老机构。2010年至2015年,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支持让许多企业纷纷加入养老行业的建设中,这五年,共新增养老机构63家。这63家养老机构,并不包含那些已经投入运营,但当时尚没有取得养老设立许可/完成政府备案的养老机构。

然而,在养老机构数量与日俱增的同时,平均月去化速度却没能跟上其步伐,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置率居高不下。原因在于,近些年养老机构都走向了高端化定位策略,与当前客户对于经济性、高性价比养老机构的需求错位。

从2015年开始,北京市养老政策方向朝着居家、社区养老转移。除推出《北京市居家养老条例》、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外,更推出了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建立“三边四级”服务网络、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等新思路。

cbm6t1tcyvr0fqeepm.png 

图8 养老服务人才政策

新冠疫情期间,根据官方数据披露:目前北京市约有养老护理人员5,000名,养老机构在住老人48,000名,护理人员与入住老人比例为1:9.6左右。如图8所示,2016年,北京市政府开始加强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建设。之后,新增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院校,开展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补贴。

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护理人员若跟不上步伐,我国的养老行业会发展困难,老人多,却没有足够的人员能供提供帮助。因此,北京市政府加大了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鼓励更多年轻人成为养老服务人才,并对他们提供相应的补贴。除此之外,政府还开展了对外的交流合作工作,向台湾等地区学习更多的护理经验。

在第三章节,我们看到北京养老政策的2个显著特征:

1、2015年是北京养老政策的“转折点”:2015年前,北京市养老政策的主导方向是养老机构建设,代表性政策是2014年开始推行的“养老照料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和“一事一议政策”,大大加速了养老机构数量提升;2015年后,政策导向逐渐向社区居家倾向,代表性政策是以“养老驿站”为代表的社区居家项目建设;

2、人才和医养结合是政策长期主导方向:人才和医养结合是行业痛点和市场需求,也是北京贯穿始终的政策引导方向,医养结合也逐渐从机构向社区居家延伸。

结语:纵观北京养老行业这十年的变化, 我们相信,市场化+产业化是推动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根本国策,以北京为代表的超大型城市在面对和解决老龄化过程中,所展现的政策和行业智慧,将不断推动市场发展,将老龄化的“危”,最大化转化成养老产业的“机”。

资料来源:

    据2020年12月22日发表在AgeLifePro公众号上的《北京养老产业十年发展回顾(2010-2019)》缩写整理。

(责任编辑:赵子妤)

Copyright © 202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MART SENIOR CAR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158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