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推动“大杂烩”共生型社区,在日本受到高度关注的佛子园,从西圆寺、Share金泽到行善寺,每个社区都奠基在社会融合(social inclusion)的精神下,但各自展现不同面貌。是他们一系列共生社区的最新力作,这个策划的总舵手,就是村冈裕先生。5年前,他接受佛子园理事长雄谷良成的邀请,到佛子园担任专务理事,是仅次于雄谷理事长的第二把手,在此之前的30多年,他都是在老人养护和照顾机构中担任领导职务。
一、从儿童到老人
“但其实我一开始想做的是照顾儿童的服务。”村冈裕回忆道。他大学时念社会工作,毕业后就到一所儿童养护机构任职,约有50名儿童,这份工作虽然满足了他想照顾儿童的想法,但也是在这段工作过程中,村冈裕逐渐了解到:这样集体式的成长过程很难让机构中的儿童未来能过上一般人的生活,甚至于建立自己的家庭,因此他决定离开,到一般企业任职。“但我对社会工作还是怀抱着热情,梦想是创建一所儿童的团体家屋。”
30年前,也就是上世纪的1990年代,所有对于所谓弱势族群的照顾都是集体式和机构式的,村冈裕的这个想法听起来非常独特而新颖。后来,儿童团体家屋虽然没做成,却遇上有个地方政府想做长者团体家屋,来找他负责,“因为我想做的是儿童的团体家屋,所以一开始婉拒,后来经过多次讨论才同意。”
因为自己对高龄服务并不了解,决定接掌这个任务后村冈裕就到处去参访学习,尤其是到处去看长者的特别养护机构,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做法。。
二、独创“单元照顾”模式
如果你算是长照界人士,对日本模式也算熟悉,肯定听过“单元照顾”(unit care)这个名词。从日本传过来的“单元照顾”模式,基本上,这是利用空间的重新设计来创造更具生活感的居住环境,例如居住型机构中将几个住房单位整合成一个单元,单元中有共同的起居室、交谊厅,甚至厨房,营造家的感觉;这也会影响照顾提供的方式,例如,照顾提供者和被照顾者采取自然的互动,前者不穿制服,后者没有课表,彼此就像家人一样,在同一个空间中生活着,让养护机构住起来更像家,而不像医院。
30年前,日本的长者照顾多是以医疗模式为中心进行设计,以追求提供照顾者的效率为主,完全不顾及被照顾者的思维,也缺乏个人化的设计。例如:用餐的时候要求长者快速一起吃饭,时间到就把餐盘收走,也不管他们吃完了没有;或是日本人都很喜欢泡澡,但机构里的长辈不但无法享受泡澡的乐趣,就连好好洗澡的尊严都没有,因为他们洗澡的方式,就是一排坐着让工作人员用水冲。
“看到这些景象让我受到很大冲击!觉得老人照顾的环境相当恶劣,一定要想办法改变。”村冈裕说,自己过往在儿童养护机构的经验让他意识到:儿童的照顾比较以生活模式为主,但长者的照顾却是以医疗模式为主,“那个时候全球的做法都是类似的,老人照护多以医疗为主轴,但我想打造以生活为主的照顾模式。因此就决定把生活模式导入到长者的照顾中。”“单元照顾”的想法就从这里开始萌芽。1997年他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特养机构,从硬体到软体、从零开始打造,一步步落实如何让长者的居住环境和照顾模式更加具有生活感。
增加生活感的做法,除了空间重新设计外,人员如何和长者互动也很重要。具体来说,他们的工作人员会和老人一起用餐,就像家人一样,让长者选择自己要吃什么;他们也可以和工作人员一起去泡澡。此外,因为他过往在管理团体家屋时,很难只靠政府提供的抚养津贴来营运,因此就透过另外经营木制加工品的方式来增加营收,也提供工作机会给长者,贩售的品项包括木制家具、木制阳台等。
整个机构的经营理念和氛围就是尽量让当事人自己做选择。这样的想法在当时很少见,开风气之先让这个做法备受关注,而今已成日本照顾的标准模式。村冈裕5年前来到佛子园担任专务理事,3年前开始负责“轮岛Kabulet”策划,担任总舵手。居住在长野县的他,最快也要开4个半小时的车才能到轮岛,所以他通常周一一早开车到轮岛,待到周五才返回长野。
四、结合青年力将共生社区推到新高度
“轮岛Kabulet”共生策划,2018年再度为佛子园拿下Good Design Award 大奖的肯定,这个最新版的地方共生策划,从翻修两栋旧房子开始,更大范围地在社区中展开,也包含更多的对象和使用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合作伙伴就是JOCA。
JOCA的全名是“公益社团法人青年海外协力协会”(Japan Overseas Cooperative Association),这个组织在日本有悠久的历史。日本从1960年代就开始派遣青年志工到海外协助发展中国家从事社区服务,这些人回到日本之后,还希望继续在海外从事志工的学习、经验与热情,因此第一批回国的志工在1969 年创办了JOCV(JOCA的前身),并把服务的对象转向日本国内。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日本青年志工从海外回到国内,并从这段历程中得到影响终身的养分,佛子园创办人雄谷良成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年轻时曾到多明尼加工作两年,这段时间的经验影响了他一辈子,甚至在他打造佛子园的“大杂烩”共生模式时也提供了关键思考元素。如今他担任JOCA理事长,更积极思考怎么让这样一群优秀人才成为推动日本发展的助力。
日本人口高龄化造成很多乡镇的衰退和落后,传统的老人照顾思维让服务人力捉襟见肘,一遇到天灾,偏远地方总是灾情惨重,又没有人力来协助重建复兴。JOCA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个社会议题,他们和多个偏远的日本乡镇合作,将每年上千名从海外回到日本的青年志工派遣到这些地方,透过修建老屋、翻修旧城区等实体的建筑修缮策划,重新建构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世代共融、社区共生的目的。
以轮岛为例,这个地方有著名的轮岛漆,是日本传统的工艺之一,佛子园“轮岛Kabulet”计划就以轮岛漆为象征,将社区里的两个老房子修建成附温泉的社区活动中心,功能像是活动中心或长者日照中心,但感觉上就是街上的一家咖啡馆或食堂。外面的阳台上,会有推着婴儿车的妈妈在这里喝咖啡晒太阳,也会有一群长者和年轻人聚在一起聊天,旁边有小朋友在玩耍,后面就是澡堂。
和之前佛子园设计不同的地方是,轮岛的社区共生模式更加没有围墙和设施感。不同功能的设施散落在社区里不同地方,有身心障碍者住宅、女性专属的无障碍住宅、高龄住宅、背包客栈等,只要步行约15到20分钟,就可以到达聚会堂、温泉、食堂、健身房等社区设施。
“大多数人来看佛子园的时候,还是太聚焦在社福组织的本质和硬体设施上,忽略了我们真正在做的事早已跨出硬体思维和原来的社福领域,强调的是人与人的连结,以及人和社区的连结。”而这样的连接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展现,例如设置温泉,让社区里每个人每天都想去泡澡。泡澡时大家会一起聊天,泡完后还会一起喝杯啤酒,以这种非常日本式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人都觉得乐在其中,参与起来毫无负担和压力。
从照顾身心障碍儿童开始的佛子园,现在以推动“大杂烩型”的共生社区备受瞩目,经营触角变得多元且广泛,不同的对象共同生活在社区中,彼此互相扶持。
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村冈裕一路从儿童福利到老人福利,协助机构从医疗模式转到生活模式,“现在是在这样一个转折点,将老人照顾的经验落实到社区整体营造中,强调生活化的实践”。
责编评论:
日本的养老社区设计理念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单元照顾”与年轻人和长者之间的互动,海边的共生社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仍然需要提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使年轻力量能更好的参与到老年人的养老照护行业中。
资料来源:
根据爱普雷德智慧养老微信公众号2022年11月04日发布的《“让养老机构更像家”,日本退休大叔携手青年,打造海边的共生社区》缩写整理而成。
(本文责任编辑:吴超尘)
(责任编辑:吴超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