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 > 动态研究  > 近期热点

数读医养 | 10万成本撬动亿级市场!5分钟一集的“暴利”短剧,靠什么“收割”中老年?

  • 期号:2023-12 总120期

QuestMobile发布的《2023银发经济洞察报告》显示,截止到20239月,我国银发人群用户规模已达到3.25亿,同比增长7.6%,全网占比已经达到26.5%。与此同时,银发人群人均使用互联网时长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达到了127.2小时,同比增长5.2%

除了购物、生活缴费、求医问药等日常消费场景线上化外,“追剧”这一中老年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AgeClub关注到,依托于互联网平台高速发展而衍生的短剧市场,在新中老年观众的热捧下,迅速崛起。

短剧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在2022年之前,市场上鲜有出圈的中老年题材短剧。尽管一些短视频平台的中老年KOL入局短剧领域较早,但初期所拍摄的内容质量大多参差不齐,缺乏剧情连贯性和艺术观赏性。

直到2022年初,一部《大妈的世界》横空出世,填补了中老年精品短剧的空缺。剧集一经播出便获得中老年群体的热烈反响,吸引不少大爷大妈在线催更。截至目前,微博上与《大妈的世界》相关的话题仍在发酵,总共获得近24万条讨论,话题阅读量超3亿。

随着《大妈的世界》的走红,让行业看到了银发群体对精品短剧的需求,也看到了中老年题材短剧的广阔前景。去年以来,业内一些制作公司和视频平台纷纷入局,加码中老年短剧赛道,诞生了多部兼具口碑和热度的作品。

一、政策牵引、平台加码、达人入局:中老年短剧迎来发展契机

原本是为年轻人打造的内容形式,为何会在中老年人群中走红?短剧又是如何与中老年受众产生交集并不断吸粉的呢?

实际上,过去传统影视剧中的中老年题材并不少见,从刻画中老年妇女友谊的《老闺蜜》,到讲述代际关系的《都挺好》,再到一系列抗战题材和婆媳关系电视剧,都在中老年群体中获得了不俗的反响。

然而,就在中老年题材在长影视剧领域遍地开花的同时,短剧领域却始终缺乏真正出圈的精品。随着我国退休人群的增加以及6070后活力老人多元化文娱内容需求的不断释放,填补中老年短剧市场空缺变得刻不容缓。

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10亿短视频用户中,超一半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泡面番。业内数据也表明,短剧的主要受众,通常都来自下沉市场、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人。

2019年以来,包括快手、抖音以及优、爱、腾在内的长短视频平台纷纷加大对短剧内容的投入,通过引入剧情类达人、优化短剧分账模式、流量倾斜等方式抢占市场。

2022年以来,广电总局连续颁发《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等多个文件,为短剧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政策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头部玩家相继入场,极大提升了短剧市场发展规模,也推动了短剧行业进一步规范化。

二、从头部公司到老年网红:中老年短剧出圈方法论

当下,短剧凭借着短小精悍的体量和一波三折的剧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从作品产量和市场回报率来看,甚至有赶超传统长影视剧的趋势。

中老年短剧作为快速发展的细分赛道,由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稳定的受众来源,也吸引了大量具备专业制作素养和行业影响力的玩家入局。

从短剧的制作方来看,目前市场上的中老年短剧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

1.由专业影视公司或机构制作

代表作品包括《大妈的世界》《飞驰余生》等。这类中老年短剧通常由腾讯视频、芒果TV等行业头部视频平台出品,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影视制作公司承制。

这类短剧往往类型丰富、成本较高、制作较为精良,同时会邀请专业导演以及演员坐镇。

2.由平台达人或KOL制作

代表作品有抖音短剧系列《正义的心》。这类短剧作品通常由抖音、快手平台中老年达人自制,一个系列最长可达上百集。

这一类型的短剧内容同样面向中老年群体,制作团队规模小、成本低;虽然具备剧情连贯性,但制作较为简陋,往往由网红达人出镜表演。

3.其他类型

这类短剧往往由一些业内新成立的短剧公司出品,他们负责提供资金和剧本,并外包给各地的影视制作团队拍摄。一部短剧从开拍到剪辑完成往往只需要1-2周,并主要通过小程序平台播出。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以及2022年以来头部公司的入局,中老年短剧领域涌现出一系列备受关注的作品和具有影响力的创作者。

这些作品不仅凭借现实主义选材和接地气的风格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一次次圈粉中老年观众,同时也丰富了中老年短剧内容,推动行业不断迈向专业化、精品化。

三、上头更要上心、有趣也要有利:中老年短剧发展方向与变现模式

在所有文娱产业中,由传统影视剧衍生而来的短剧又有着制作成本小、周期短、回报率高等特点。

据短剧自习室统计,业内制作一部短剧的成本最低仅需10万元,通常单部作品成本不超过50万元。在如此低的成本下,业内曾有作品创下八天投放消耗突破1亿的“爆款”神话。

1.内容精品化,上头更要上心

目前我国中老年短剧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的精品内容稀缺。未来要推动中老年短剧向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首先需要坚持内容为王。对于创作者而言,要在选材、制作上不断打磨,吸引并留住中老年人,不能只满足于剧情上的“爽”,上头更要上心。

作为生产者和创作者,需要通过短剧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呼吁尊重中老年权益,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过去,由于短剧主要目标受众是年轻人,类型通常离不开甜宠、职场、古装等,往往包含霸总、狗血等吸睛元素,这些题材与老年群体喜好重合度不高。

精准的类型选材是短剧触达老年群体的第一步,比如婆媳关系、战友情等题材就能够很好地吸引老年用户,可以说是中老年短剧赛道的流量密码。

为了让内容更加接地气,创作者往往需要针对中老年群体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避免刻板印象和单一化的角色设定,使老年群体能够从故事情节中获得心理慰藉和情感共鸣。

2.整合新兴技术和媒介,引领中老年短剧迈向数智化发展

推动中老年短剧健康发展,除了需要注重内容品质外,还需要在形式上迎合中老年观众的需求,借助新兴技术和媒介提升追剧体验。

首先,数字化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是中老年短剧推广的重要手段。为了更有效地触达目标受众,短剧制作方可以选择通过抖音、快手、微信等中老年群体常用的App进行推广,由此提高作品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其次,随着智能家居设备在银发人群中的普及,中老年短剧行业同样可以乘上数智化的翅膀,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互动式剧情等手段,提升中老年观众的参与感,带来更沉浸式的追剧体验。

最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同样可以帮助制作方更准确地了解中老年观众的兴趣和需求,并借助数字化手段,提高作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3.变现模式

目前中老年短剧行业变现途径相对单一,最常见的几种变现模式包含引流带货、品牌植入、付费观看等。

对于头部视频平台而言,可以凭借自身广阔的流量池和成熟的分账模式实现盈利,而对于一些中腰部玩家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源优势,即使创作的内容质量过硬,但在最关键的变现环节往往处于被动态势。

资料来源:

20231120日发表在AgeClub公众号上的《10万成本撬动亿级市场!5分钟一集的“暴利”短剧,靠什么“收割”中老年?》缩写整理。

(责任编辑:段睿睿)

Copyright © 202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MART SENIOR CAR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158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