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动态研究  > 应用动态

智慧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黄冈市以数字赋能探索多元养老服务新模式

  • 期号:2024-10 总130期

编者按: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黄冈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139.5万人,占比达到24.1%。面对庞大的老龄化人口,黄冈市围绕激发养老服务发展新活力、释放养老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数智化养老新生态,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搭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配置智慧养老服务设施、丰富智慧养老服务形式、创新智慧养老产品供给,用大数据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制标准设门槛——智慧平台让供需“精准撮合”

“我这条命啊,多亏了这个智能床垫!”8月的一个夜晚,黄州区万福小区71岁独居老人张银山(化名)突发心脏病,从床上翻下来,床垫上的感应器立即发出“离床预警”,呼叫老人儿子无应答后,顺序呼叫小区助老员。助老员迅速上门,给老人服下速效救心丸,并联系其子女进行后续治疗,老人转危为安。张银山的获救,是我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发挥作用的一个案例。

走进黄冈市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公司,大厅大屏幕上数据动态一目了然,工作人员正围绕老人需求响应、养老服务质量监管等工作有序忙碌着。

91日,黄州区龙王山社区的养老护理员万红娣接到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下派的工单后,来到社区老人李金玉家中服务,做卫生、理发、剪指甲、按天数备药、拉家常。90分钟的服务结束,万红娣用手机将服务结果上传云端,大屏幕同步显示实时服务情况。“每一次服务,老人还要对护理员进行评价。线下,我们也会开展上门核查,闭环监管。”黄冈市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公司总经理杨稳说。

智慧养老服务台是全市养老服务系统中枢,依托“i黄冈”开发,不仅整合了全市的养老资源,精准撮合养老供需,还能够实时监管服务质效。为让服务质效更优,我市建立完善“1+8+N”制度体系,即出台1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运行维护的“总规则”、8个高频服务事项的行业服务标准、市场主体制定N个各自不同的“服务特别约定”。系统还做到养老服务标准化,并明码标价,老人用得更安心更放心。同时,为保证业务流程标准化,还制定了“六助一护”养老服务团体标准体系(试行)。

今年3月在“i黄冈”正式上线以来,黄冈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全市139.5万名老年人,按6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75周岁以上老龄活力老人进行精准画像、分类识别,并围绕画像指标进行需求分析,提供精准服务。目前,已有餐食服务、助洁、健康护理、旅居康养、代办代购、生活照护、机构养老、志愿服务等8个板块上线,入驻各类市场主体1445家,注册从业人员22761人,其中志愿者14171人,医务人员833人,养老护理员3961人。

“市场主体不是想进就能进,其经营资质、专业能力、信用记录等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并且符合平台运行规则。”杨稳说,之前申请入驻的市场主体有1628家,其中141家没达到准入门槛被淘汰。平台运行半年来,完成服务订单146.92万单,订单交易金额2255.4万元。用户评价15.3万单,满意率99.9%,被评定为“星级”服务机构189个。

“智”助“智”养——智能设备让关爱“始终在线”

2023年,黄州区赤壁社区的独居老人董金花家里多了几个“新板眼”。“这是定位手表,这是紧急按钮,还有红外感应器、生命体征监测器、智能拐杖,都是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老人如数家珍。

“特别是这个生命体征监测器,装在床上,平时可以监测我的睡眠、心率、血压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感应器就会自动报警,还能传输到我儿子的手机里。”董金花今年72岁,老伴去世多年,儿子在外务工,老人患有类风湿股骨坏死、腰椎受损多种慢性疾病,家里的智能设备能对老人生活状态进行全方位监测,并将数据传送到智慧养老平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平台会第一时间通知老人的子女、志愿者等包联服务对象,确保老年人得到及时救助。

为董金花老人进行智能适老化改造并提供服务的是禾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的养老设施展示厅,记者看到满满的科技范:紧急按钮、毫米波雷达、人体红外传感器、门窗感应器、水浸感应器、烟雾探测器、燃气报警器、智能药盒、智能床垫……“这些智能终端设备,实时对老人进行健康监测,对各种异常情况做出预警,为老人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该公司总经理彭洋说。

据统计,我市从2021年起就启动智能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改造12425户。智慧赋能医养,让养老与医疗服务“双向奔赴”与“深度融合”,夯实健康服务基本盘。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1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养老机构,同时也推动医疗机构的养老服务功能更趋成熟。在智能设备的辅助下,医生和患者能够实现线上远程问诊、会诊、宣教等一系列医疗服务互动。

要智能化更要便捷化,为了方便老年人使用,我市开发了人脸识别的便捷支付系统。老人在社区食堂就餐时,只需把脸一扫,系统就会联动数字云端上的基础信息数据,匹配助餐补贴政策,自动支付并享受优惠。目前,全市已有35家养老助餐点开通人脸识别,服务老人20.36万人次。

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我市还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搭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就近享受助餐、助洁、助医、助急、助浴、助行以及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心理支持等服务,老人(家属、代理人)可通过电话或者平台就近预约服务。

体制建设多点开花——多元探索养老服务新产品

十个指头都有长短,百余万老年人,必然需要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如何创新养老服务产品,让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我们已选取5个县(市、区)作为试点,探索各具特色的养老服务体制,一旦服务产品成熟,就可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进行全市推广。”市民政局局长王风华说。

黄州区探索“三合一”机制,即整合市场主体、家庭医生、志愿者三方力量,为独居、空巢、留守老人提供“线上+线下”包保服务;麻城市推出“一键呼叫、服务就到”机制,建立老年人信息库,为全失能高龄独居老人安装智能照护设备,实现即时响应;黄梅县试点“邻里互助”机制,构建“乡镇养老综合体+村级幸福院+小组邻里服务互助点”三级服务网络;英山县开展“旅居康养”试点,打造一批温泉小镇、养老驿站、老年民宿等特色养老服务;红安县推行“健康陪护”,设置陪护服务中心,服务失能老人。

老龄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黄冈的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是发展银发经济,壮大养老产业的独特优势。

去年,我市对武鄂黄三地老年人养老需求做过问卷调查,受访对象中有来黄冈旅居养老意愿的占比41.1%,其中60-70岁的“活力老人”是黄冈旅居养老未来最有竞争力的市场。以三地60-70岁老人161万人为基数,按照有意愿来黄旅居养老30%的比例测算,旅居养老市场空间巨大。

以英山为例,该县将县域旅游和养老服务有机结合,推出5条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完善“一区四带”旅游康养发展布局,去年接待周边地区康养旅居游客43.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2亿元。今年,该县接入黄冈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传统的康养项目数字化、智能化,推进“生态+中医药+康养+旅居+服务”等多产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接待康养旅居游客50.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85亿元。

如今,“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不断完善,“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正在兴起,跨城养老逐渐成为新的晚年生活选择……如何给老年人健康有品质的银发生活,我市一直在探索。

 

资料来源:

202499日发表在《黄冈日报》上的《智慧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我市以数字赋能探索多元养老服务新模式》改写整理。

(本文责任编辑:刘丽丽)


Copyright © 202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MART SENIOR CAR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158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