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 > 动态研究  > 近期热点

会议集锦 | “养老+AI:智慧康养新未来”学术交流会暨“无障碍,与爱同行:居家适老化无障碍体验馆”科普展

  • 期号:2025-07 总139期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于521日至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在众多精彩活动中,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周燕珉教授工作室承办的“无障碍,与爱同行:居家适老化无障碍体验馆”科普展、“养老+AI:智慧康养新未来”学术交流会以及青年沙龙尤为引人注目。这些活动不仅聚焦养老领域的关键议题,更以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与启发。

活动一:“无障碍,与爱同行:居家适老化无障碍体验馆”科普展

“无障碍,与爱同行:居家适老化无障碍体验馆”由周燕珉教授团队、程晓青教授团队和张昕教授团队共同参与布展,馆内设置“过五关,斩六将”无障碍体验区、适老化AI智能产品体验区、无障碍互动游戏体验区以及人体工学实验区和适老相关图书展示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全方位展示了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前沿理念与实用成果。

“无障碍,与爱同行:居家适老化无障碍体验馆”科普展通过沉浸式的场景设计和互动体验,生动地展示了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展览现场,观众们亲身感受了无障碍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意义,纷纷对这一创新展示形式表示高度赞誉。周燕珉教授工作室通过精心策划与运营,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可感知、可参与的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交流互动,现场反响热烈。

此外,该活动还受到了多家权威媒体的高度关注,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和传播力,为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普及与认知发挥了积极作用。

活动二:学术交流会“养老+AI:智慧康养新未来”

521日下午14点,“养老+AI:智慧康养新未来”学术交流会活动如期举办,来自高校和相关行业的专家及企业代表,通过主旨发言和圆桌研讨的形式,共同探讨适老化友好环境的研究与实践路径,助力我国养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论坛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理事会吴玉韶会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吕世明会长分别进行了领导致辞。

在主旨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燕珉发表了题为“AI在养老项目中的应用方向”的演讲。周燕珉教授指出,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她结合自身多年研究与实践,分享了AI技术在养老项目中的多种应用方向,包括消防救灾、降低人力成本、优化监测系统等。她还提到,当前养老项目在消防法规、旧建筑改造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而AI技术的引入有望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此外,周燕珉教授介绍了其团队编写的多部相关书籍,如《适老·宅——居家适老化改造设计创新案例解析》《养老建筑设计实例分析:国内篇/国际篇》《养老设施认知症照料单元设计导则与实例》等,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和设计导则,为养老设施的设计与运营提供参考。

北京海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凯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创造美好生活”的演讲,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曹凯指出,人工智能的本质在于通过感知、学习、推理和决策等能力模拟人类智能,其发展经历了从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到深度学习,再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三次浪潮。尽管当前人工智能在养老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环境感知、情感共鸣和信任责任等挑战。展望未来,曹凯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塑老年人的身份与社会角色,催生“银发新生代”,并推动家庭与社区的智能协作,助力全龄包容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他呼吁更多人参与开源创新,利用零代码平台创造个性化养老产品,共同迈向超越百岁的智慧人生。

在随后的圆桌研讨《养老服务+AI》环节中,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教授主持,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首席专家赵良羚,以及瑞士运动知觉学(Kinästhetik)培训师程萍,分享了她们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深厚经验。

她们指出,AI技术在养老评估、健康档案管理、药品管理以及机器人服务等多个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专家们强调,AI的应用不应仅仅局限于替代人力,而应更注重支持老年人自主活动,提升其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从而实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此外,专家们还提到,机器人设计应基于运动知觉学原理,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方式和姿势,以推动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在这次学术交流会中,聚焦《养老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与发展趋势》的圆桌研讨也备受关注。本次讨论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系主任程晓青教授主持,邀请了江苏澳洋优居壹佰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季六一、北京康复辅具器具协会名誉会长罗椅民以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机器人控制实验室研究员赵明国三位行业专家。

季六一分享了其公司在养老服务运营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和需求,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养老护理行业带来变革,但最终目标是辅助而非取代人类,提供更有温度的照护。

罗椅民探讨了康复辅具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和缺口,指出AI在养老人居环境评估、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赵明国则介绍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养老场景中的潜在应用。讨论还涉及了养老服务机器人的核心需求和发展路径,以及各领域在推动养老服务机器人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

论坛吸引了超过700名现场观众,同时,当天线上直播观看达到15000人次,展现了高度的社会参与度和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活动三:三大主题青年沙龙

在本次科普馆活动现场,由周燕珉工作室精心组织策划的青年沙龙,特别邀请了来自高校、设计公司及企业的16位青年教师、学者与资深从业人员,围绕适老化友好环境这一核心主题,共同开展了三大主题沙龙活动。活动中,与会嘉宾分别就“筑老·创生”学术沙龙、“居家适老化改造设计案例分享”沙龙以及“老年友好环境”探讨沙龙三大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享与交流,为推动适老化友好环境建设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主题一:“筑老·创生”学术沙龙

在“筑老·创生”学术沙龙中,五位来自不同高校的师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分享。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佳婧老师聚焦于《认知症老年人的卫浴空间需求研究》,深入探讨了这一特殊群体在卫浴空间方面的独特需求并提出主要设计原则。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陈瑜研究员以《养老服务的地域融入:国际案例与本土实践》为题,结合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为养老服务的地域融入提供了有益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郑远伟老师则对《我国老年人居住环境类型体系》展开探讨,反思“9073”格局,为完善老年人居住环境体系贡献智慧。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佳楠老师针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进行剖析,为解决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难题提供思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李世熠聚焦《北京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问题研究》,为推动北京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

主题二:“居家适老化改造设计案例”分享沙龙

在“居家适老化改造设计案例”分享沙龙中,来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焦阳编辑以《理解老人,预见自己:家庭适老化改造主题图书分享》为题,为大家推荐了养老图书的三种类型,并分享了从业人士必备的养老建筑设计指南。周燕珉工作室研发部主任李广龙在《适老·宅——居家适老化改造设计创新案例解析》新书推介中,详细介绍了成书过程、内容特点以及适老化设计亮点。随后,由参加《2024年度首届居家适老化改造设计创新大赛》的四位获奖设计师分享了他们为不同老年人家庭设计的改造案例。重庆山止川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贺友直分享了《老年活力,当然可以》;上海吉缮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凌琳分享了《退休女医生的异形小公寓》;上海素则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王泽欣介绍了《温润如玉—父母的园·弧之家》;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曹薇分享了《自在家——与所爱在一起,更自在地变老》。这些设计师不仅注重居住空间的舒适性与便捷性,更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置于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力求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主题三:“老年友好环境”探讨沙龙

在以“老年友好环境”为主题的探讨沙龙中,各位嘉宾依次分享了他们的见解与实践成果。乐知学院联合创办人、中国认知症好朋友联合发起人洪立老师以《共创认知症友好环境》为题,深入阐述了认知症友好化设计的几大原则,并分享了创建认知症友好社区的实践经验。超脑AI青少年创业孵化器联合创始人徐雁斐在《人机共生带来老年友好的N种方案》中,通过一个融合教育、AI、养老三领域的人机共生挑战项目,展示了如何引导孩子们借助AI技术为长辈解决实际问题。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陈星围绕《家门口儿的养老综合体——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解析》,介绍了北京建设养老综合体的背景原因、实践项目,并分享了对综合体的深入思考。上海建霖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华良在《系统卫生间X5系列的适老化设计与应用》中,详细讲解了卫生间集成式解决方案的适老化设计要点。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主任杜鹏在亲身体验《“无障碍,与爱同行:居家适老化无障碍体验馆”》后,提出了极具价值的建议。

本次活动在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的精心指导下圆满落下帷幕,同时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鼎力支持,以及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现场观众的热情参与和高度认可,更是为活动增添了光彩。

资料来源:

2025616日发布在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的《【精彩回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养老+AI智慧康养新未来”学术交流会暨居家适老化无障碍体验馆科普展,圆满收官》综合改写整理。

(本文责任编辑:张雨琪)

Copyright © 202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MART SENIOR CAR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158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