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动态研究  > 学术动态

老年人如何应对来自人类或AI服务者的年龄歧视

  • 期号:2025-10 总142期

Guangmei Jia1, Xiaoyan Luo2,3, Lisa C. Wan4

1. Shenzhen Tourism College, Jina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2.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Tourism Smart Assessment Technology,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of China, Guangzhou, China;

4. School of Hotel and Tourism Managemen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编者按:

年龄歧视是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且易被忽视的重要议题,尤其在全球老龄化趋势加速、银发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其对养老行业升级、老年旅游市场拓展及银发经济健康发展的制约作用愈发凸显。若不能有效破解这一问题,不仅会损害老年人的消费权益与生活质量,更会错失老年群体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旅游、酒店等服务领域的广泛渗透,AI不再仅是提升服务效率的工具,更因算法偏见等问题,成为年龄歧视的新施加者,给老年人的消费体验带来新挑战。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人类服务者引发的年龄歧视,对于老年人面对AI施加的年龄歧视时会产生何种反应、与面对人类歧视时是否存在差异等关键问题,尚未有明确答案。在这一现实需求与研究缺口的双重驱动下,这项研究揭示了老年人应对AI与人类年龄歧视的行为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人口老龄化浪潮为商业营销带来了巨大机遇。在旅游业中,老年游客凭借充足的财力与闲暇时间,已成为最大的市场细分群体,老年群体被视为21世纪旅游行业的关键增长机遇。老年人常面临因年龄导致的社会边缘化风险,大量老年人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过年龄歧视(即基于年龄对个体进行的系统性刻板印象与差别对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年龄歧视比性别、种族歧视更普遍,凸显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迫切性。

如今AI广泛应用于旅游酒店行业消费端服务,年龄歧视也以数字化形式渗透到AI与算法应用中。对算法认知不足的老年群体,在AI驱动的社会中持续处于边缘化地位。AI施加年龄歧视的现象尤为常见,例如,聊天机器人、虚拟助手等对话式AI系统可能对老年顾客与年轻顾客区别对待,并以带有年龄刻板印象的方式回应老年顾客的咨询。鉴于社会中年龄歧视的普遍性,以及AI营销时代旅游业对接老年游客群体的必要性,本研究旨在探讨AI算法与人类服务者施加的年龄歧视对老年游客的影响差异。

本研究结合心智感知理论和身份威胁理论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已有研究表明,AI对老年人的歧视现象日益增多,涉及定价、产品推荐及促销策略等领域。本研究推测,与无歧视场景相比,人类与AI驱动的年龄歧视均会显著引发老年游客对企业的负面反应;但相较于人类歧视,老年游客对AI驱动的年龄歧视反应会更温和。年龄相关自我价值指个体的自尊水平受其对自身年龄(年轻或年老)的认知影响。心智感知理论指出,人们从“能动性”(规划分析能力)和“体验性”(感受能力)评估实体心智。AI被认为缺乏心智、意图性低,老年人不会将歧视行为归因于AI意图,认为其无需对歧视负责;而人类歧视被视为故意行为,会加剧社会排斥感,更易威胁老年人年龄相关自我价值,而这种威胁会降低老年人对企业的互动意愿。据此提出假设:

假设1:面对人工智能驱动施加的年龄歧视时,老年消费者的负面反应比面对人类施加的年龄歧视更弱。

假设2:假设1中的效应由年龄相关自我价值威胁中介。具体而言,与面对人类施加的年龄歧视相比,老年消费者面对人工智能施加的年龄歧视时,感知到的年龄相关自我价值威胁更低,从而负面反应更弱。

个体常划分内群体(如其他老年人)与外群体(如年轻人),并努力维护积极社会认同。身份威胁理论指出,年轻顾客在场会增强老年人年龄身份感知,加剧其对消极社会认同的规避,无论歧视来源如何,都会强化年龄相关自我价值威胁与负面反应;而内群体在场时,老年人会认为歧视针对群体而非个人,对自身形象敏感度下降,威胁感更低。据此提出假设:

假设3:内群体成员在场时,老年消费者面对人工智能施加的年龄歧视,比面对人类施加的年龄歧视时负面反应更弱;但外群体成员在场时,这一规律会消失。

ddzrf4d6vteqwefvik.png

1 概念框架

本研究将“老年游客”界定为55岁及以上人群,这一标准既与中国法定退休年龄一致,也符合学界对“老年游客”的普遍分类标准。通过五项研究,探究了老年游客对AI与人类服务者施加的年龄歧视的不同反应及其内在机制。

研究1为定性前测,通过“真实体验问卷”调查曾在旅游与酒店行业遭遇年龄歧视的老年游客。明确了餐厅、旅游景点、酒店是老年游客遭遇年龄歧视的主要场所,歧视表现可归纳为提供劣质服务、降低优先级、忽视需求三类,据此建立场景数据库,为后续实验选取景点排队、酒店预订、餐厅用餐三类典型场景、设计实验刺激材料提供依据。

研究2采用单因素(歧视施加者:人类vs. AI)被试间设计,模拟景点排队降低优先级歧视场景。结果显示人类歧视组购买意愿显著低于AI歧视组,证实了老年消费者对AI驱动的年龄歧视负面反应更弱,验证了假设1

研究3a采用单因素(歧视施加者:人类vs. AI)被试间设计,模拟酒店预订提供劣质服务场景。结果显示年龄相关自我价值威胁起部分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2。且人类歧视组购买意愿显著低于AI组、年龄相关自我价值威胁显著高于AI组,进一步支持假设1。研究3b招募了有真实旅行歧视经历的老年游客,引导其回忆并描述经历。结果显示年龄相关自我价值威胁中介效应显著,且排除了情绪、公平感知、感知严重性等因素的替代解释,进一步验证了假设2的稳定性。

研究4采用2(歧视施加者:人类vs. AI×2(其他顾客在场情况:内群体vs. 外群体)被试间设计,模拟餐厅用餐忽视老年人需求歧视场景。结果显示内群体在场时,人类歧视组购买意愿显著低于AI组;外群体在场时,两组购买意愿无显著差异,且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显著,证实了其他顾客类型的调节作用,验证假设3

该研究通过定性研究与情景实验结合的混合方法,聚焦数字服务时代旅游与酒店行业的年龄歧视问题,发现旅游与酒店行业中人类和AI施加的年龄歧视均普遍存在,高发于餐厅、景点、酒店等场景,表现为服务质量低、优先级低、需求被忽视。老年游客对人类施加的年龄歧视负面反应强于AI施加的,核心原因是人类歧视对其年龄相关自我价值威胁更大,且这一反应差异仅在内群体顾客(如其他老年人)在场时显著,外群体顾客(如年轻人)在场时老年游客对两种歧视的负面反应无差异。

该研究填补了旅游与酒店行业AI与人类年龄歧视对比研究存在的空白,拓展了心智感知理论的应用场景,明确了年龄相关自我价值威胁这一核心中介机制,确定了其他顾客类型(内/外群体)的边界条件,拓展了对年龄歧视效应情境依赖性的理解。该研究对旅游行业从业者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从业者需重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年龄歧视问题,加强对老年游客的关注,通过设计适老产品、培训人类服务者与AI设计者等措施减少年龄歧视,并根据场景中顾客群体类型差异化应对,确保老年游客公平待遇。此外,应合理利用AI优势(如借助AI分析老年游客真实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在服务中突出AI低能动性、无意图性特点,降低其歧视引发的负面反应。

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如情景实验方法难以完全反映真实消费场景,实验中刺激材料的图像风格不一致可能对结果产生干扰,且此研究基于东方集体主义文化背景,文化差异可能影响老年人对歧视的反应。未来研究可通过开展实地研究提升结果普适性,统一实验图像风格以保证结果一致性,拓展西方文化样本以全面理解年龄歧视影响,还可进一步探索老年游客人格特质(如特质正念、神经质)等其他调节变量,深入分析个体差异对歧视反应的影响。

 

资料来源:

根据Jia等于2025年发表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期刊题目为《How the Elderly Tackle Age Discrimination from Human or AI Servers》的文章缩写整理而成。

(本文责任编辑:郭瑞芳)

Copyright © 202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MART SENIOR CAR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158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