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2025首届智慧老龄与银发经济会议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圆满落幕。本届会议由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艾社康承办。
本届会议汇聚学术机构、智库、行业专家、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代表,共同探讨银发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本次会议得到星展银行的首席战略支持,得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管理研究室的学术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卫材、华康、中科乐约、医家通、老年友好社会促进工程、老小孩、系龄人等战略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并获得8点健闻、E药经理人、新浪财经的战略合作媒体支持,以及凤凰网财经、慢病界、微解药、医药魔方、医谷、研在云等众多业内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大会在知名老龄问题专家、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殷志刚与艾社康亚洲创始人兼CEO刘畅的共同主持下拉开帷幕。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致开幕辞,介绍当今社会医学抗衰大幅发展,使得60岁-80岁年龄段人群普遍追求有质量的健康长寿,其实现涉及个人、社会、医学、环境的多学科合作的系统性工程,并催生了巨大的“银发经济”机遇。陆院长祝愿与会嘉宾通过广泛的学术与产业交流,探索更多多学科合作可能,共同为拓宽银发经济的赛道奉献力量。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教授发表题为《银发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系统分析了国家对银发经济的系统性规划和发展源流,备老经济与为老经济的衔接,以及今后全经济银发化的展望。介绍了健康养老业、文旅教育业、智慧养老业、社区便利业、银发金融业五个高潜力赛道,建议各行各业企业家通过转型升级,专注细分,以新理念加入银发经济赛道的快跑。
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公共卫生全球杰出教授吴蓓从全球视角分享《以人为本的长期照护——跨学科实践》,介绍了以人为本的长期照护体系的科学构架、衡量指标以及面临的挑战。当今社会为家庭照护者提供支持至关重要,而科技与人工智能参与以人为本的长期照护,为照护者提供帮助,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星展银行企业及机构银行部健康医疗部执行董事杨俊则从《助力“夕阳人群”的“朝阳产业”》的主题,探讨银行如何助力银发经济企业成长。星展银行正在积极布局并大力支持“银发经济”这一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作为源自新加坡、国际评级高的银行,星展银行在亚洲拥有强大网络,能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持,通过提供“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服务,构建其对养老乃至医药健康行业企业的金融生态圈支持,旨在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伙伴平台。
圆桌讨论:银发经济发展趋势观察
讨论的首场圆桌讨论环节,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褚荣伟主持,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丁汉升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石松、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吴蓓教授、腾讯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秘书长窦瑞刚、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移(成都)产业研究院顾问专家许利群、AgeClub联合创始人银创资本投资合伙人邹淯鹏等行业代表,围绕“银发经济发展趋势观察”展开讨论。嘉宾们肯定了政策对于银发行业未来爆发式增长的推动作用,剖析了银发养老行业作为公用事业与产业发展的深度链接,探讨了对行业企业的挑战以及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的机遇。
卫材中国副总裁兼研发本部本部长张建忠带来《阿尔茨海默病精准诊断与治疗的新突破》的分享,介绍面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严峻挑战,分享近年血浆生物标志物为代表的AD诊断技术发展,以Aβ单抗为代表的前沿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以及卫材以仑卡奈单抗为主,围绕阿尔茨海默病ATN框架的精准治疗综合管线,持续助力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精准诊疗革新。
圆桌讨论:科技赋能认知健康照护服务
在“科技赋能认知健康照护服务”圆桌讨论上,主持人上海科技助老服务中心主任吴含章与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殷志刚、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汤彬、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助理秘书长张霞、强脑科技副总裁荣以刚等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探讨认为认知症照护当下仍然存在服务断档和资源错配,要通过标准化框架下的个性化,实现社会、家庭、科技、医疗、人文等多方面协同,形成一个闭环生态。随着支付端开始探索,商业模式逐渐浮现,多元产业方跨界融合成为常态,公益组织正在成为新技术进入社区的试验田和推广渠道。
腾讯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窦瑞刚发表《AI让银发经济生长出更多可能》演讲,提出腾讯以“科技向善”为战略核心,通过其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系统性地应对老龄化挑战重点分享了三大实践:为认知症打造从筛查到康复的全周期数字化干预方案;构建AI助力的社区互助平台连接老人与志愿者;联合政府发起“银发科技伙伴计划”以孵化创新产品。腾讯持续将科技(AI)与人文关怀(爱)相结合,为应对老龄化这一重大社会挑战探索规模化、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圆桌讨论:智能技术助力养老服务业能力提升
在接下来的“智能技术助力养老服务业能力提升”的圆桌讨论中,由尔羽启心CEO夏冠莉主持,与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许利群、泰康之家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魏小微、ABC Impact淡马锡信托资产管理总监May Lo、医家通智慧养老创始人申林茂、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特别研究员助理教授王思九等嘉宾共同探讨,聚焦当前智能养老行业面对的发展掣肘,提出行业突破的关键在于实现技术、服务、用户与商业模式的深度融合,提出从理念转变、务实聚焦、生态闭环等多角度入手,以耐心培育行业成熟度的倡议。
上海仁达普惠金融研究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保险服务生态网络ISE发起人徐敬惠发表题为《积极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演讲,提出保险业应发挥精算优势,构建集筹资、支付、投资、服务四位于一体的全功能闭环、打通“产品+服务”,通过渠道、产品、服务三维度高效参与第三支柱建设,并延伸至第一、二支柱的基金管理,协同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华科基地执行主任姚岚在《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挑战》演讲中指出,长期护理保险已进入全国推广阶段,其功能已从单纯分担医疗压力,上升为消除老年人后顾之忧、从而赋能“银发经济”消费的关键社会保障。当前,该制度面临筹资困难与服务供给不足两大核心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聚焦于依托科技打造整合社会资源的“轻资产服务平台”,并构建社保与商保相融合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以推动制度可持续发展。
圆桌讨论:数智时代,养老金融科技创新
在“数智时代,养老金融科技创新”圆桌讨论上,和君咨询合伙人、和君康养事业部副总经理曹卓君主持,江西省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原处长、中国医保学会支付改革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专栏作者蔡海清、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副院长兼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知立、中科乐约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付新华、来康科技总经理杨瑛等嘉宾展开热烈讨论。讨论聚焦金融科技如何助力养老产业发展。嘉宾们一致认为养老金融创新的核心矛盾在于数据孤岛以及各方利益诉求差异,导致有效支付能力和高品质的服务供给双双受阻,破局的关键在于打通数据壁垒,并建立一个能衡量并支付“健康价值”的新型协同体系。
圆桌讨论:银发经济,长跑出发
在随后举行的“银发经济,长跑出发”圆桌讨论中,主持人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个人银行业务部主管、董事总经理周邦贵与来自宁波小柏家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赵霞、成都朗力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刘英、医家通智慧养老创始人及CEO申林茂、上海复动医疗联合创始人首席医学官吕一鸣等与会代表围绕银发经济创业的诸多核心挑战展开探讨,各位创业家表示银发经济创业资本需要秉持耐心,探索打通支付瓶颈,谋求产业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变量成熟迎来长期发展。
本次大会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褚荣伟教授、艾社康亚洲创始人兼CEO刘畅的闭幕致辞中圆满结束。大会祝愿广大老年朋友健康长寿、乐享银龄生活,共同推动“健康中国2030”目标实现。大会期间,来自各界的嘉宾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开展深入交流与研讨,围绕国家政策、认知健康、智能科技、养老金融及银发创业等主题展开探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未来养老产业的创新实践播下希望的种子!
资料来源:
据2025年9月29日发布在老年社会工作的《精彩回顾 | 2025首届智慧老龄与银发经济会议圆满落幕》综合改写整理。
(本文责任编辑:张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