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系列
您当前的位置: > 专题研究  > 适老化系列

【适老化系列7】跨越年龄数字鸿沟:一场持久战

  • 期号:2021-07 总91期

编者按:

适老化,顾名思义:适应中老年人。指在建设设计、公共设施(商城、医院、学校等)建设、居家环境装修等进行的适老化,包括实现无障碍设计,引入急救系统等。其目的是满足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保障老人的安全。

前五篇我们讨论了适老化欠缺这一老龄社会数字化的主要障碍,国际上的适老化状况和发展趋势,年龄数字鸿沟、适老化认知误区和消除方法、现实中的正反面例子以及当前数字话社会再适老化中最缺什么。今天我们继续谈一谈跨越年龄数字鸿沟这场持久战。

专栏撰稿人:王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智慧医养分会副主席兼产学研合作工作部部长,智慧养老50人论坛常务理事,北京怡凯智能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全国智能养老专家委员会委员)

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障碍导致对其生活的严重影响被媒体做了大量的集中报道,让目前有大批老人无法融入数字化社会这一现实状况被无情地展现出来。国务院办公厅和各部委随即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和实施办法,要尽快解决或者缓解这一年龄数字鸿沟问题及其影响。

作为智慧养老这一领域的从业者,从2015年起,我们每年都在各种养老论坛和会议上呼吁社会重视消除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社会的各种障碍,即适老化的问题。令人沮丧的结果是,经过了五年,科技产品的适老化状况并没有发生重大的改观。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这种老年人和科技产品,尤其是数字化产品的严重脱节呢?在当前获得政府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我们能通过运动式的办法快速解决这一数字鸿沟问题吗?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近年来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心得。

一、数字化产品适老化缺失的原因

创新性产品从最初进入市场到逐渐被接受,最终成为被广泛地使用这一过程一般遵循由Everett Rogers在其1962年出版的《Diffusion of Innovations》一书中提出的“创新扩散”(Innovation Diffusion)或“技术扩散”(Technology Diffusion)的规律。在一个创新性的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后,它会经历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两个阶段,并在这两个阶段中逐渐渗透五类用户。如图1所示,在早期市场阶段的创新者和早期采纳者与主流市场阶段的早期主流用户、后期主流用户及怀疑者截然不同。目前看,老年用户通常属于后期主流用户和怀疑者。

创新性科技产品早期的采纳者,即那些跨越普及的鸿沟之前所吸引的用户,是自身为创新者的群体和那些勇于并乐于尝鲜的群体;他们最看重的是产品的“新”,而可以忽略其他方面的不足,包括价格和可用性;他们自身很强的学习能力和使用意愿足以弥补产品易学性和可用性的不足。而产品的易用性、性价比等只有在普及的后期对后期主流用户才成为关键的吸引力。因此,在开发商的眼中,提高可用性(适老化)对于吸引早期采纳者没有任何帮助。而抢占市场先机的压力足以使几乎所有的开放商不过多地考虑可用性。

cc7dgwbb05savff4bd.png 

技术扩散生命周期

(来源:《Crossing the Chasmby Geoffrey A. Moore

至于是否需要提高适老化程度来吸引主流市场阶段的后两类用户,则是往往是基于对市场回报的判断,目前看吸引力并不大。

二、未来的数字化产品会更适老吗?

在可见的未来,除非一个数字化产品本身就是以老年用户为主要对象,那么适老化将是其必要的核心功能之一,否则其适老化程度不会有明显的改善。因为在未来创新性产品出现时,其采用的技术、使用的模式往往还会突破传统的框框,颠覆既有的思维模式(这是创新的本质)。而只要提高适老化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不是忽略不计的,并且还会拖延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这使开发商没有任何动力事先考虑适老化的问题。

因此即使对于熟悉当前技术(比如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一代人来说,他们在进入老年后,仍然将会面临那时新技术欠缺适老化的问题。

给我们些许希望的是,人工智能可能会有一天将提高适老化所导致的额外成本降低到可以被忽略不计的程度,并且能够不影响产品进入市场的时机。但这一天至少在目前看离我们仍然很遥远。

三、老年用户学习使用数字化产品的时间窗口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用户的学习和使用数字化新产品的能力会逐渐下降。因此,在能力仍然具备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地去学会使用一个产品,人们可能会永久地错失使用该产品的机会。

为了适应更多用户的使用能力,开发商会逐渐提高新技术产品的可用性和可学习性。三十年来,随着个人电脑的在社会各方面的渗透,其可用性有了大幅度提高。现在非技术人员,经过一定的培训,或者个人付出足够的努力去摸索,都能够学会使用个人电脑的一些基本功能。

但是很多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没有前期打下的基础,仍然很难从头开始学会并持续地使用个人电脑。这是因为,在缺乏适老化设计时一个即使在可用性方面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产品也还会有一定的学习使用门槛,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跨越这个学习使用门槛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过了一定的年龄后(具体年龄因人而异),老年用户将丧失跨越这个门槛的能力和勇气,不再能学会使用该产品。图2展示了一个数字化产品的易学性/可用性在其生命周期中为了进入主流市场而提高的过程。

cc7dh5av8q6fmclja4.png 

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中易学性/可用性发展过程

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产品在进入市场后的早期,易学性/可用性较低;但为了进入主流市场,必须提高易学性/可用性,减少获得更多(非老年)用户的障碍。到了一定程度,图2中的灰色虚线以上的部分,普通非老年用户都可能学会使用,但是这离真正的适老化还有相当的距离,大多数产品会始终达到不了实质上适老的程度(图2中红色虚线的部分)。

如果一个典型的老年用户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在学习能力衰退之前抓住机会,学会使用该产品,那么随着年龄增加,在学习使用时对该产品易学性/可用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最终超出了开发商能够或愿意达到的程度,可能导致永远地失去了学会使用该产品的机会。图3展示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用户学习能力和使用能力的下降,对易学性/可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蓝色虚线部分),最终超过了产品能够提供的限度(红线),导致错过了学习的时间窗口。

cc7dh9dn7ukc7nulap.png 

学习使用科技产品的时间窗口

当一个中老年人面临一个相对成熟的新产品时,如果其易学性/可用性已经具备了进入主流市场的条件(超过了普通非老年用户的要求),而自己的学习和使用能力还足够强,则要抓紧时间学会使用。因为随着自己能力的降低,对产品的易学性/可用性要求会越来越高,迟早会超过产品能够提供的程度。在没有适老化设计的情况下,这意味着错过了学习的时间窗口。

四、适老化是场持久战

从上面分析的深层次原因看,适老化设计的缺失将不是一个短暂的现象。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老龄化的持续,这将反映在一拨接一拨的不以老人为主要目标用户的新产品上。

而对于那些专门为老年用户开发的产品来说,适老化的不足则不是由于开发商缺乏动力,而是因为缺乏适老化设计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前面提到过,这些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其普及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在产品的适老化设计不到位的情况下,只能临时靠使用培训和使用支持来弥补。而提供这种大面积支撑的体系的建立也远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因此,我们不得不推出一个令人无奈的结论:适老化将是一场持久战。

五、适老化本身的精细分工和数字化

从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看,产品的适老化设计、使用培训、使用支持,乃至背景知识的传播,这些关系到消除年龄数字鸿沟的关键环节由不同的机构和组织分别承担:开发商和设计机构负责适老化设计,服务商、老年教育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将主要承担使用培训,使用支持则可能由开发商、服务商和志愿者组织来提供。遗憾的是,目前适老的产品使用支撑体系的机制并不存在,相关的人员也缺乏背景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相当规模的人员培训。在目前缺乏有效的数字化手段辅助的情况下,前景不容乐观。

我们认为,依托一个高度适老的智慧终端,将绝大部分面向老年用户的产品使用支撑的适老化环节进行数字化,这也许是我们未来几十年的必由之路。

资料来源:

本文来源于王杰老师发表于公众号智慧医养分会的文章《【适老化系列7】跨越年龄数字鸿沟:一场持久战》。

(责任编辑:曹敏)

Copyright © 202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MART SENIOR CAR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158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