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9日下午,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和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办的“长期照护的国际共识与概念框架”专题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原秘书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老专家协会副会长唐钧主讲。
唐钧教授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开场,他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国际共识,其中,围绕着民生保障的人口老龄化、出生率、劳动力保障、失业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当前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认识并理解国际共识十分重要。
唐钧教授从健康老龄化、老年生涯的三阶段和照护依赖、老年人长期照护、正式照护和非正式照护,以及直接照护与间接照护五个方面展开话题。他表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联合国密切关注人口老龄化,随着社会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提出了新版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强调了健康老龄化的核心应是功能发挥。他认为,健康是老年人能够完成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所具备的根本属性和整体属性,健康老龄化不应与医疗、治病混为一谈。
关于老年生涯的三阶段和照护依赖,唐钧教授将人的老年生涯阐述为三个阶段,能力强而稳定的阶段、能力衰退的阶段和严重失能的阶段。他表示,这三个时期并不是由实足年龄定义的,也未必一定是持续下降,并且不同个体轨迹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但就总体而言,照护依赖老人的比率随年龄而增加。
“21世纪每个国家都需要一个长期照护系统,使能力大幅下降的老年人能够获得必要的照护和支持,以便能有尊严地生活并受到尊重”,唐钧教授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表示,我国需要建立长期照护制度,但长期照护绝对不是护理。从长期照护定义和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来看,权益照护是照护的重点。
在正式照护与非正式照护、直接照护和间接照护部分的讲解中,唐钧教授详细阐释了关于照护易为混淆的两组概念,并主张能够自理的老人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秘书长、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林茜主持。与会嘉宾围绕中华传统孝文化、长期照护与长期护理、居家养老、农村互助养老等话题进行了内容丰富且深入的探讨。
资料来源:
据2022年3月30日发表在老龄与未来公众号上的《长期照护的国际共识与概念框架——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51)成功举办》改写整理。
(责任编辑:苑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