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动态研究  > 国际动态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养老护理中的七大应用现状

  • 期号:2024-10 总130期

编者按:

人工智能的理论与技术日益成熟,其主要目标是让机器代替人完成复杂的工作。人工智能技术与养老护理相结合,有效地弥补传统养老模式的不足,有力推动养老护理行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养老护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生活照护、健康账款监测、病情变化预测、运动康复训练、智能药物管理等方面。

一、生活照护

失能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别需要护理人员的照护。每日饮食是照护对象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耗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与照护对象交流,如了解照护对象最喜欢的食物、合适的喂食时间等。

英美等先进发达国家也纷纷研发出各类饮食护理机器人,极大地便利了失能化老年人的生活,饮食护理机器人主要使用语音识别技术和视觉辨识技能来与老年人进行交流并进行喂食。日本神奈川工科大学研制出了一款专门面向四肢瘫痪患者的食物辅助机器人系统,为四肢偏瘫人士提供了便利的助餐环境,有效减轻了医院中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人工智能技术也可用来帮助老人洗澡更衣、就寝起床等生活中,如躺椅式洗澡机器人使老人能够在半躺状态下搓背,并智能控制温度和搓背部强度等,还能自行把身体烘干。智能排泄护理仪,能够主动感知人类粪便并对其进行清洗、烘干和计量等,可显著缩短保养时间。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辅助行走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为其提供了帮助,使其保持步态平稳、步态功能得到改善、行走更加快捷。机器人Robear还能把失能老年人从病床转移到轮椅上为日常生活进行基本看护。

二、健康状况监测

人工智能技术能协助护理人员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通过将计算机与医疗仪器、移动计算技术和智能传感器等高新技术相结合,对个人健康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与处理,及时判断疾病风险,从而进行个性化、精准化的健康管理与指导,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利用智能传感技术,智能可穿戴设备可进行远程监测老年病人,实现了健康监护和疾病的早期筛查。如BASUMA可远程监测老年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生理信号,通过蓝牙组网KNOEME可高精度地远程监测心率、体力活动等。医务人员也能够通过远程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老年病人家属和护理者取得联系,并定期监测身体状态以及用药情况,以便于及时做出护理指导。

智能药箱机器人帮助易健忘的老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使老人的安全用药得到保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状况,患者根据血糖情况作出应对措施,以降低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风险。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在监测老人健康状况中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帮助老人认识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病情变化预测

老年人的病情具有不稳定性高的特点,因此可将人工智能用于预测老人的病情变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远程保健监测平台,能够有效预知慢性病居家老人的病情变化。需要采集大量的病情数据,将病情数据送入智能分类器中训练,将训练好的分类器用于预测病情,再分析病情数据,为有效诊断提供依据。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远程监测系统,可有效预测患慢性病居家老人的病情变化。美国的调查研究表明,根据居家哮喘患者的每日自我报告,该远程监测系统预测哮喘发作的准确率为80%Fernandez Granero等对居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远程呼吸音记录的研究也表明,远程监测技术可以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儿急性加重时期的预测提前至发病之前四天。

人工智能病情预测系统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征兆,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避免患者的病情恶化,应用潜力巨大。但因为技术上的障碍,且需要大量病情资料样本,此预测技术大多处在研究实验期,亟需深入研究以验证其使用有效性。

四、运动康复训练

将传统康复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可在运动康复训练中发挥重要作用。Rabhi等研发出一款依据表情操控的智能轮椅,可从不同角度实时识别患者面部表情,给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带来便捷和安全。下肢康复机器人可以训练患者的坐卧动作,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高患者锻炼的兴趣。

李龙飞等研发出一套脑控主被动协同刺激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使得脑卒中患者的训练效率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所提高。Polygerinos等研发的上肢便携式康复训练机器人可用来促进上肢的精细运动,以及协调手指运动,对功能性抓持疾病的患者加强手指康复能力提供了支持。LopezSamaniego(2016)等通过研究,表明智能人的生物反馈机理,不仅可以帮助躯体的意识康复,同时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精神保健计划和生物疗法。

清华大学研制的神经复苏与医学应用训练智能机器人系统、北京大学研制的智能动力小腿义肢“风行者”自动化机器人系列、以及广州傅立叶智能技术公司研制的患者下肢外骨骼机器人FourierX1系列等对病人的心理健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并可以改善病人的生命品质和社区参与意识。康复护理机器人促进了康复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果。随着康复护理学科的发展其研发将会更深入、应用也会日益广泛,对患者心理、生理的健康重建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

五、智能药物管理

用药错误风险是指由于其他用药相关的一种治疗和干预方式所导致的风险和影响。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药物管理中,可有效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机器学习也是帮助辨识因为药物不良事件而产生的易感患者的另一个潜在机制。

研究表明,采用机器学习技术能够有效预防、发现并干预急诊科中容易出现的不良治疗事件的老年人,从而改善了急诊科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率。

卓烨烨等还探讨了基于医疗信息系统的机器学习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抗菌药品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推动抗菌药品合理应用,从而抑制了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

六、智能应急求助

智能应急求助服务系统包含了主动报告、远程控制,以及可穿戴设备的启动和关闭等服务。智能应急求救平台不要求老人进行主动操作,是系统检测到老人情况异常后主动报告,便于有关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救援。

智能终端设备实时收集老年人的健康、生活状况、慢性病以及健康信息,并传送至计算机数据库进行记忆、分类。一旦发现记载、分类的信息与往常不相符或异常的,将主动报警或及时向社会生活保障组织、健康保障组织、子女通报,有关工作人员也会及时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救助。智能老人紧急求助功能,不但可以将相关人员从单一、复杂、单调的监护任务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克服了传统监控功能的局限性。

对完全具有行为能力的老年人,能够进行自主监控身体状况、病情和生存条件,出现重大异常及时进行报告,并及时获得有关工作人员的及时援助,从而减少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类危险。

七、智能精神慰藉

智能精神慰藉是指通过智能设备对老年人开展心理咨询、陪伴、聊天、交友、与老年人开展娱乐活动、协助联系子女等。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老年人足不出户与子女家庭、社会之间的信息连接,并利用虚拟陪伴、娱乐等手段实现老年人的社会需求,从而带来精神抚慰、提升身心健康。

养老机器人“左拉”拥有十九种语言的声音合成能力,可针对各种方言的老人,还能够陪伴老人运动、舞蹈、说笑话等。机器猫(NeCoRo)以及机器泰迪熊(Cuddler)都能够很好地照顾老人,可以有效缓解老人孤独寂寞的消极情绪,给长者带来可以陪伴倾诉的精神健康和心灵需求。

在和机器人交流过程中,人的社交互动能力增强了,体现在语音、肢体、视觉等三层面,大笑的次数增多,触摸、安抚动物的次数增多等。而和常规的宠物疗法比较,陪伴机器人尚有一些优点,包括环境更清洁、能降低动物感染传染病的可能性,不至于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等。

责编评论:

人工智能技术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而人工智能在我国在养老护理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养老护理领域的人工智能对我国有如下好处: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如通过智能机器人进行生活照护、健康监测和运动康复训练。这有助于弥补传统养老服务的不足,特别是在照护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体力劳动和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这有助于解决当前护理人员不足和工作强度大的问题。推动技术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推动了养老护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了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

资料来源:

根据新华养老周刊公众号202477日发布的《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在养老护理中的7大应用现状》缩写整理而成。

(本文责任编辑:吴超尘)


Copyright © 202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MART SENIOR CAR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158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