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动态研究  > 应用动态

杭州的养老院,已经用上机器狗了! 上岗一个月成“团宠”

  • 期号:2025-04 总136期

编者按:

西湖区古荡街道金秋家园民生综合体里,一只名叫“小西”的呆萌四足机器狗正“哒哒哒”地穿梭于老人们之间。它背着药箱提醒施奶奶按时服药,也在食堂为陈爷爷送餐,还能陪83岁的王奶奶散步。自一个月前“上岗”以来,这只体重仅14公斤的四足机器狗已成为老人们的“团宠”,为智慧养老提供了全新解法。  

它是温暖的散步伙伴,未来还会变“话痨”

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自主建模技术,“小西”能精准识别每位老人的房间号,只需一句“送药”,它便迅速响应。“年纪大了会吃错药,甚至忘记吃药,现在有了机器狗,就不会忘了。”赵奶奶笑着告诉潮新闻记者。在社区食堂用餐高峰时段,“小西”又自如切换成“送餐员”角色,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老人桌前。

“要谢谢小西照顾我们。”陈爷爷拿起小西送来的馒头开心地嚼起来。

“小西,跟我去散步好不好?”王奶奶笑着问。

“小西”迅速回应:“好的,请跟我走。”

王奶奶一边跟着小西散步,一边感叹:“有个人陪我散步,开心多了。”

在王奶奶眼里,小西如同一个温暖的伙伴。

除了送餐等基础服务,“小西”的“聪明”更体现在一些细节中。记者留意到,它的头部搭载了深度相机和工业相机,可实时识别地形障碍与人体动作,若老人意外摔倒,它能立即发出警报。

西湖机器人科技算法工程师王思聪告诉记者,未来“小西”还将升级语言大模型,变身“话痨”陪老人聊天,并通过人脸识别实时追踪外出老人位置,降低走失风险。 

自主取餐配送智能推荐菜单,未来机器狗更接地气

古南社区党委书记蔡志峰坦言,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30%,其中孤寡、独居、空巢老人超200人,而社区工作人员仅能通过走访和志愿者服务提供有限帮助。“‘小西’的加入,为特殊老人增加了一层保障。”蔡志峰举例,认知障碍老人常忘记用药,机器狗可定时提醒;社区人手紧张时,它还能分担送餐、引导散步等工作。   尽管目前“小西”仍需工作人员辅助设置程序且应用场景有限,但它的出现无疑为养老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西湖机器人产品及项目部总监章洁涵在接受采访时,详细解析了“小西”的研发逻辑。“与工业领域重型机器狗不同,我们专注于轻量化设计。当前版本载重5公斤,下一代将提升至7-10公斤,以满足更多需求。”

她提到,目前“小西”的路径规划系统已与社区订餐平台打通,老人只需下单,“小西”便能自主取餐配送,甚至智能推荐菜单。“若老人点青椒肉丝但今日无供应,它还会主动提醒更换。”

章洁涵说,团队的目标是让机器狗更加接地气:“相比其他品牌专注电力巡检等大型场景,我们深耕民生领域,开发提醒吃药、个性化记忆等实用功能。”

对于未来,她充满信心:重型机器人完全融入人类生活还需两三年,但“小西”已证明轻量化机器人在养老场景的价值。下一步,计划覆盖更多社区,甚至进入家庭。

期待某天,当机器狗成为寻常人家的“家庭成员”,银发岁月也能因科技而温暖、丰盈。

 

资料来源:

2025224日发表在公众号钱江晚报上的《杭州的养老院,已经用上机器狗了!上岗一个月成“团宠”》改写整理。

(本文责任编辑:刘丽丽)


Copyright © 202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MART SENIOR CAR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1587号-6